
在香港影视的黄金年代,有这样一位演员,他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,在银幕上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。他被观众亲切地称为 "肥猫",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憨厚形象背后,藏着怎样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。郑则仕,这个名字或许不如周润发、刘德华那样如雷贯耳,但他的故事,却浓缩了一代香港电影人的奋斗与坚持,是香港影视圈一个不可磨灭的符号。

贫寒出身,逐梦影坛
1951 年的汕头,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他们的孩子,父母给他取名郑则仕。不久后,为了生计,一家人迁往香港,挤在楼顶搭建的简陋木屋中。六口之家的重担压在打零工的父母肩上,年少的郑则仕早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。每逢风雨交加的夜晚,他躺在木箱搭建的 "房间" 里,听着风雨敲打屋顶的声音,担心着这个随时可能倒塌的家。
懂事的郑则仕从小就帮着照顾弟妹,中学未毕业便辍学打工。他做过餐厅服务员,在珠宝店当过学徒,那些最底层的零工活计,他几乎都尝试过。没文化、没背景、没技术,这个 "三无" 青年,却有着一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梦想 —— 成为一名演员。

1972 年,命运给了他一个机会。长弓影业开办首届演员训练班,21 岁的郑则仕瞒着家人报了名。这个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,在他们看来,珠宝店的工作虽不显赫,却至少稳定,而演员梦不过是镜花水月。但郑则仕铁了心要走这条路,他知道,这或许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。
训练班的日子里,郑则仕是最刻苦的学员。台词、表演、形体,他样样都要做到最好。毕业后的日子并不如意,他只能在片场跑龙套,演一些连名字都没有的小角色。但他从不抱怨,反而把每一次出镜都当作学习的机会。凭借独特的喜剧天赋,他被安排在综艺节目中扮演 "丑角",用滑稽的动作和憨厚的表情逗乐观众。那些年,他在周润发主演的电视剧《狂潮》中演过小角色,周润发不仅经常带他吃饭,还会在现场讨论表演技巧时特意让他旁听,这份善意,郑则仕记了一辈子。

八年龙套生涯,郑则仕不仅磨练了演技,还偷偷学会了导演和监制的技能。1979 年,他终于等来了人生第一个主角机会 —— 电视剧《四眼神探》中的神探洛森。这个角色让他崭露头角,也让影视圈开始注意到这个体型壮硕却演技不俗的演员。
巅峰时刻,名利双收
1984 年,33 岁的郑则仕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。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《失婚老豆》让他首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。这个饰演离异父亲的角色,展现了他细腻的演技,也为他打开了新的戏路。

真正让郑则仕大红大紫的,是 1985 年的《何必有我》。他在片中饰演的 "肥猫",一个智力有障碍的青年,憨厚、善良,却屡屡遭受社会的不公。郑则仕将这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,他不是在 "演" 一个智力有障碍人士,而是真正成为了肥猫。电影上映后,观众被这个既好笑又让人心疼的角色深深打动,影院里常常是笑声与泪水交织。凭借这个角色,郑则仕一举夺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,从一个普通演员跃升为影帝。

"肥猫" 成了郑则仕的代名词,也成了他演艺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。1988 年,他与张曼玉合作拍摄了《肥猫流浪记》,继续讲述这个特殊人物的故事。1997 年的电视剧《肥猫正传》和后来的《肥猫寻亲记》,更是让这个角色深入人心,成为跨时代的经典。

事业的成功也带来了爱情的丰收。1993 年,郑则仕遇到了小他 14 岁的无线艺员林燕明。两人情投意合,很快步入婚姻殿堂。婚后,林燕明淡出娱乐圈,专心支持丈夫的事业。那段日子,郑则仕从天台木屋搬进了 300 平的豪宅,开上了豪车,真正实现了从贫民到影帝的逆袭。

创业受挫,跌入谷底
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郑则仕的人生会一路坦途时,命运却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。事业如日中天的他,决定与好友合伙创办影视公司,扶持新人。他看中了当时还是龙套演员的张卫健,签下他并倾力打造,让他主演《逃学外传》,三大天王都为其做配。那时的郑则仕,意气风发,想要在演艺圈闯出更大的天地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香港电影市场突然遭遇寒冬,公司投资的影片接连失败,票房惨淡。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,合伙人竟然卷走剩余资金跑路,留下高达 8000 万港币的巨额债务,全部压在了郑则仕一个人身上。
一夜之间,郑则仕从云端跌入谷底。他四处借钱,却尝尽了世态炎凉。曾经称兄道弟的朋友纷纷避之不及,就连当年对他多有照拂的周润发,也选择了保持距离。最让他心寒的是,他动用了张卫健 230 万片酬来应急,却被对方告上法庭。那段时间,法院传票不断,媒体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。

为了还债,郑则仕不得不卖掉豪宅和名车,带着妻儿搬进了拥挤的贫民区。曾经的影帝,如今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。他放下所有身段,只要有戏拍、有钱拿,不管是什么角色他都接。从主角到配角,从正剧到风月片,他就这样在片场拼命工作,只为早日还清债务。生活的苦涩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贵人相助,东山再起
就在郑则仕最绝望的时候,一个人向他伸出了援手 —— 刘德华。刘德华不仅借钱帮他度过难关,还在自己主演的多部电影中邀请郑则仕出演,给他机会重新站起来。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,让郑则仕铭记于心,他常常说,刘德华是娱乐圈难得的 "真兄弟"。

在刘德华的帮助下,郑则仕渐渐看到了希望。他更加努力地拍戏,把每一个角色都演到极致。1996 年,他凭借《三个受伤的警察》中的精彩表演,再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,成为 "双料影帝"。这个饰演从老好人警察变成绑架上司的复杂角色,展现了他惊人的演技跨度,也证明了即使在低谷,他依然是那个能掌控全场的影帝。

十年时间,郑则仕一点点还清了所有债务。虽然岁月不饶人,他已经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担纲主角,但他依然活跃在银幕上,用一个个鲜活的配角打动观众。2017 年的《追龙》中,他饰演的猪油仔,忠义、世故又带着一丝胆怯,与刘德华饰演的雷洛相得益彰,被观众称为 "最有年代感的角色"。

然而,常年的劳累和压力也损害了他的健康。2020 年,71 岁的郑则仕被曝出患病暴瘦 30 斤,面容憔悴,甚至一度被误传去世。虽然他没有公开具体病情,但外界知道他长期受糖尿病困扰,生活节奏和饮食都需要严格控制。妻子林燕明也身患疾病,两人常年奔波于医院,医疗费用不菲。即便如此,郑则仕依然没有放弃演艺事业,2024 年,他还参演了《谈判专家》《樊城》《误判》等多部电影,用行动告诉大家:"我是郑则仕,我还在!"
多元角色,戏路宽广
提起郑则仕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 "肥猫"。但这个角色只是他演艺生涯的一角,在近半个世纪的从艺经历中,郑则仕塑造了无数性格迥异的角色,展现了惊人的戏路宽度。
在《跛豪》中,他是与吕良伟分庭抗礼的黑帮大佬肥波,嚣张跋扈中带着几分市井气;在《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》里,他饰演的黄金荣,老谋深算,将上海滩枭雄的复杂性演绎得淋漓尽致;《四大探长》中的警察角色,又让观众看到了他正直刚毅的一面。无论是黑帮大佬还是正义警察,无论是喜剧还是正剧,郑则仕都能游刃有余,用演技征服观众。

作为导演和编剧,郑则仕同样成绩斐然。他自编自导自演的《何必有我》,关注社会弱势群体,跳出了当时香港电影市场热门的喜剧、动作片模式,用催泪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塑造,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。他还执导过《心跳一百》《富贵兵团》等作品,展现了多方面的才华。
郑则仕的演技,不是靠外形或流量,而是真正深入角色内心。他能让观众忘记演员本身,只记住那个活生生的角色。这种功力,是他几十年在片场摸爬滚打、不断磨练的结果。

品质成就,传奇人生
郑则仕的人生,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。从贫寒少年到两届影帝,从千万富豪到负债累累,再到重新站起来,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。是什么支撑着他走过这些艰难岁月?
首先是明确的目标。从决定当演员的那一刻起,郑则仕就从未动摇过。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,他也没有放弃对表演的热爱。其次是不懈的努力。培训班里他是最用功的学员,跑龙套时他偷偷学习导演和监制技能,成名后他依然保持对角色的敬畏之心。再者是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。他不满足于只演喜剧,不断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,甚至跨界当导演、编剧,突破自我边界。最后是感恩的心。无论是周润发早年的照拂,还是刘德华后来的帮助,他都铭记于心,并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份情谊。

如今的郑则仕,已经 74 岁高龄。他不再是那个风光无限的影帝,却依然是观众心中那个演技精湛的 "肥猫"。他的人生,比他演过的任何一部戏都要精彩。从天台木屋到星光熠熠的颁奖典礼,从负债千万到重新站起来,郑则仕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:人生或许会有低谷,但只要坚持梦想、永不放弃,就一定能看到希望的曙光。
郑则仕的故事,是一代香港电影人的缩影,也是一个关于坚持、勇气和感恩的故事。他用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,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演员,什么是真正的人生。这样的传奇,值得我们永远铭记。
配资公司排行,郑州配资网,哪个平台买股票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