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原理原则原理原則
027—029人生与工作的决定因素
我用“人格=性格+哲学”这个公式来定义人格。
人生·工作的结果=思维方式×热情×能力
人生和工作的成果由思维方式、热情、能力三要素相乘,而绝不是相加得来。
《活法》
幸福和成功需要哲学
不仅是经营企业,在任何工作中,一个人的才干固然重要,然而,对于成功而言,才干并非绝对必要的。
稻盛先生回忆,在27岁创办京瓷时,他本来只是一名技术人员,对经营一无知识、二无经验,完全是个门外汉。尽管如此,他依然是一名担负着员工生计的经营者。员工向他请示时,他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,给出明确的指示。
经营者一旦判断错误,就有可能导致公司倾覆,导致员工及其家人流落街头。稻盛先生说,在这个于黑暗中不断摸索的过程中,他决定将“作为人,何谓正确”当作判断基准。
“作为人,何谓正确”这个问题的答案,与一个人的人格密不可分。
譬如,公司中有擅长经营、精通财务、在才能上无可挑剔的人才。如果这个人才华出众,但心术不正、自私自利、贪得无厌,那将会出现什么情形?正因为有了出众的能力,所以这个人可能会巧妙地篡改账务,违规舞弊。所谓能力,就是这样,会因为使用者的人性乃至人格的不同,既可以被用来做好事,也能被用来干坏事。所以,我们绝不能忘记提升自己的人格。稻盛先生说,人格由两个要素构成:一是人天生的性格,二是其后天在人生道路上所形成的哲学。
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人格并非全部由先天决定。在这一点上,人生和工作的结果也是一样。
稻盛先生说过,人生、工作的结果等于思维方式、热情和能力的乘积。能力受先天资质左右,而热情则是愿意为成就事业而努力的热情的高低,它基于个人意愿,属于后天因素。能力和热情可以用0分到100分来表示。但是,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。思维方式指的是人的心态及人生态度,也就是一个人的哲学。能力和热情都是从0分到100分,但思维方式的分数范围却是-100分到100分,而且,三者是相乘的关系。即使一个人的能力和热情的分数都很高,但只要哲学为负,其人生就一定不会幸福。无论才华多么出众,追求事业成功的热情多么强烈,只要思维方式不正确,就必定会招致不幸的结果。
030宇宙的法则
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,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。强烈的意念,将作为现象显现——请你首先铭记这个“宇宙的法则”。
《活法》
强烈的愿望塑造人生
推动人生好转、引领事业成功的法则是什么呢?上一节强调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。这个思维方式,进一步说,指的就是内心描绘的蓝图、内心强烈而持久的愿望,会变成现实。
人类能将思考变为现实”,最好的例子就是稻盛先生对日航员工说的如下话语——
“实现新的计划关键在于不屈不挠的一颗心。因此,必须抱定信念,志气高昂,坚韧不拔,一心一意干到底。”
这是2010年2月稻盛先生在被委任为会长、重建破产的日航之际对日航员工们所说的话。它原本出自倡导积极思想的思想家中村天风。
强烈的愿望将成为现实。
稻盛先生也说过,这句话概括了他为重建日航所做的一切举措。
当时,身边的人纷纷劝告他,重建日航只会让他“晚节不保”;还有人讽刺他“一个航空业的门外汉想重建日航,根本没门”。
但是,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,稻盛先生仅凭这样一个纯粹而强烈的愿望,便全心全意地带领日航开展重建工作。
这一强烈愿望感染了因公司破产而饱受白眼、士气低落的日航员工,他们最终实现了所有人都认为“不可能完成”的日航重建计划。
稻盛先生还讲过:“宇宙中存在一股让万物进化发展、变得更加美好的力量洪流,我们可以称它为‘宇宙的意志’。”这股力量也在日航重建中发挥了作用。宇宙中存在这样的原理原则,对此,稻盛先生是这么阐释的。
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,宇宙起源于一小撮极其微小的、高温高压的基本粒子的大爆炸。
通过最初的这场大爆炸,基本粒子相互结合,形成了质子、中子和介子,三者进一步结合,形成了最早的原子核。原子核捕捉到电子,于是最小的原子——氢原子诞生了。
后来,又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原子、分子,它们再组成高分子,最终诞生了人类这种高等生物。
对宇宙的诞生与进化了解得越多,就越会觉得宇宙中有一种意志在起作用,正是这种意志创造了原子、分子的形成法则,而法则之间的组合又创造了这个世界。
031持续就是力量
“持续”和“重复”是两回事。
《活法》
持续前进,哪怕只是如蚂蚁般的一小步
人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时,能力的优劣便已决定,这是残酷的现实。那么,平凡的人是不是就绝对没法成为非凡的人?答案是否定的。只要每天积累,平凡人也能变得非凡。
谈及才能,一般人都认为才能越高越好。对于企业来说,如果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加入,业绩理应相应增加,企业也能得到大发展——这是一般人的想法。稻盛先生回忆,京瓷还是中小企业的时候,他就很羡慕其他企业能够拥有众多优秀的人才。
起初,稻盛先生也满心期望才华横溢的人加入企业。他坦诚地表示,他也曾轻视那些头脑有些迟钝的人。但是,他的期望屡次被辜负。越是有才干的人,就越容易恃才傲物、骄傲自负,对其他员工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,结果公司内部气氛也变得糟糕起来。同时,因为这些人有才干,对事物判断迅速,动不动便改弦易辙。只要其他公司提出优厚的条件,他们就轻易地被吸引,从而辞职跳槽。所谓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,有才干的人往往自恃才智过人,不肯踏实努力,结果人生反而逐渐走向下坡路。相反,那些头脑虽然有些迟钝但人品不错的人,即便遇到苦活累活,也默默埋头苦干。在勤劳工作的过程中,他们成功地发展了个人能力,成长为能干的优秀人才,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。
平凡的人要想变得非凡,就必须重视每日的积累。全力以赴地过好当下的每一天,就这样日复一日,不断积累。正是这份“持续”,培养了人的能力,促人成长。“持续就是力量”,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。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,持续虽然重要,但如果每日不知反省,仅仅只是重复同样的事情,那么它就不具备丝毫意义。持续不同于简单地重复相同的事。今天胜过昨天,明天胜过今天,后天胜过明天,哪怕一点点也好,不断找出可改进之处,持续改良改善,不断迭代更新。时刻不忘钻研创新,更进一步。哪怕只是如蚂蚁般微小的一步,只要是向前,便是前进。如此日积月累,长此以往,就能拉开巨大的差距。就这样不走熟悉的、同样的道路,一边钻研创新,一边持续,就是通往成功的捷径。
032—034作为人,何谓正确
人生与经营,根本的原理原则是一样的,而且单纯至极。
过去判断累积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生,从今往后如何选择,将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。
基于原理原则牢牢确立哲学,按这种哲学行事,就能让事业获得成功,给人生带来硕果。
《活法》
贯穿人生的原理原则
稻盛先生27岁创立京瓷时,只是一个研究陶瓷的技术人员,在企业经营方面可以说完全是个外行。但是,既然成为经营者,他就不能仅以技术人员的身份从事研发工作,还必须承担员工乃至其家人的生活,对他们的人生负责,将企业经营下去。
沉重的责任压在稻盛先生的双肩上,原来自己背上了一个不得了的包袱——他每天都为此苦恼。
企业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。生产线上的麻烦,和其他企业的竞争,和客户的关系……方方面面发生的问题都需要经营者做出最后决定。即使是自己不精通的销售或财务工作,经营者也不得不迅速做出判断。而且,因为经营者的一个判断,企业有可能发展壮大,也有可能倾覆。对于从前只是一介技术人员的稻盛先生而言,企业经营是一个未知的领域。他既无经营所需的知识,也无决策的依据。而且,没有经验即意味着在决策时没有可参照的模式及前例。在这种状态下,自己到底应该以何为指针开展经营呢?
历经长时间的苦恼之后,稻盛先生最终得出的结论是,遵照极为朴素的“原理原则”开展经营。
(温馨提示: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)
换句话说,就是“作为人,何谓正确”。不撒谎、不贪婪、不给人添乱、正直、待人和善……他依照这些看似天经地义、做人应当遵守的最低限度的规则来经营企业,把这些简单的伦理道德作为经营的判断基准。
这一决定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认知:即使不是企业经营者,我们平日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同样需要做出选择和判断。我们在现实中必须独立判断,一次次做出决定。一个人的人生是由每天的选择和决定所塑造的,这么说一点也不为过。
若如此看待事物,那么人生和经营就完全相同。
人生也好,经营也好,在面对选择和判断时,能否基于明确的原理原则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,可以说将决定这个人的人生或企业是否会变得截然不同。正因为原理原则的简单朴素,每当我们迷失道路、难以判断时,才能重新回到原点上来。
035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
命运和因果,这两项重大的法则支配了所有人的人生。命运是经纱,因果法则是纬纱,两者交织而成人生之布。
《活法》
命运与立命
人生乃至这个世界,存在着极为简单朴素的原理原则。它简直就像表现自然现象的美丽的数学方程式,是确实存在的法则。稻盛先生说,在人生中存在着两个这样看不见的法则。
首先,我们从来到世上到离开,要走过的道路是事先定好的。作为生灵,我们从出生开始便背负着命运。
但是,如果将命运视为经纱,我们的人生并不只是由经纱构成。我们受命运这一经纱的摆布,在人生中有各种各样的际遇,而每次的际遇都逼着我们做出判断和选择。此时,若能想好事、做好事,就能得到好的结果。反之,如果想坏事、做坏事,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。
所谓“心不唤物,物不至”,除了命运,人生还存在着由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塑造的现实。原因和结果的关系,即因果法则,是存在于命运这一经纱以外的纬纱。稻盛先生认为,我们的人生就是命运这一经纱和因果法则这一纬纱织就的布。
王阳明研究的权威、思想家安冈正笃先生所著的《命运与立命》,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人生是如何由命运和因果两大法则交织而成的。
在这本书中,安冈先生解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《阴骘录》这一“立命之书”。《阴骘录》的作者袁了凡在儿时从一位精通易术的老者处得知了自己的命运。老者说,他将在科举后出仕,成为高官,年纪轻轻就能成为一地的长官,能结婚但无子,53岁便会死去。后来,老者所说的话果然在他的人生中一一应验。于是他接受了自己的命运。正如老者的“预言”,他当上了地方长官,遇到了一位有名的禅师,叫云谷禅师。云谷对坐禅一心不乱的袁了凡大为赞赏,问道:“你是在哪里修行的?”袁了凡并没有专程修行过,他将老者对自己命运的预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禅师。“正如老者所料,我通过科举,当上了官员,在地方上任。虽然结了婚,但现在依然无子,想必定将按照命运在53岁时死去。因此,我心中没有任何期待和欲望,只想平平淡淡地走完人生。”袁了凡刚说完,云谷禅师就对他说:“你真是愚钝不堪。虽然人各有命运,但又哪里有完全依照命运活着的愚人。命运是可以改变的,命运之外还有因果法则,只要思善、行善,命运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,反之亦然。”后来,袁了凡一心行善,战胜了老者所说的命运,有了儿子,寿命也超过了预言的53岁,年过70仍然十分健康。
命运虽是天定,但通过修正自身的思想和行为,命运是能够被超越的。因此,明确理解织成人生之布的经纱及纬纱的存在,就变得十分重要。
036—039领导者的资质
领导者的行为、态度、表现,不管是善还是恶,影响不只限于自己个人,而会像野火般迅速扩散到整个团队,这一点必须铭记于心。
领导者都必须具备自我牺牲的勇气。
一个让集团大多数人感觉方便和舒适的环境,只有领导者通过自我牺牲来打造,才能赢得部下的信任和尊敬,才能形成职场的协调和规范,才能让团队获得发展。
所谓判断,就是将问题与自己心中的那把“标尺”相对照,然后做出决定。
《提高心性拓展经营》
拥有使命感和品德的领导者
对于领导者而言,什么才是应有的资质?进一步说,理想的领导者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?稻盛先生以美国西部开拓时代的蓬马车队的故事,阐述了领导者应有的理想形象。当时美国的蓬马车队启程去开垦从未涉足的大地,摆在眼前的是巨大的困难和障碍。而掌握蓬马车队命运的,是身为领导者的车队队长。只有能充分发挥卓越领导力的车队队长才能让蓬马车队到达目的地。从本质上来说,这和当下在前路茫茫、混沌不安的时代中领导企业的经营者别无二致。稻盛先生向美国西部开拓时代的蓬马车队学习,将“具备使命感”列为成为领导者的首要条件。
在美国西部开拓时代,人们心底拥有“希望富裕”的强烈愿望。现代的商业社会也一样,以企业经营者为首,集团的领导者应当是胸怀强烈愿望的人。但最关键的是,领导者绝不能是自私自利、贪得无厌的人,否则绝对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和帮助。一旦人人放纵自身欲望,集体就无法齐心协力,共同行动。“我们是为了这个崇高的目的而工作”——倘若缺少类似的大义名分,即缺乏使命感,就无法团结众人之力并将之发挥到极致。
京瓷将经营理念确定为:“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的同时,为人类、社会的进步发展做贡献。”这就是名副其实的“具备使命感”。稻盛先生说过,京瓷的员工对不掺杂私利私欲的经营理念从内心产生共鸣,团结一致,不惜为企业发展粉身碎骨、鞠躬尽瘁。稻盛先生还回忆,正因为有了光明正大的目的、使命,自己身为领导者也能奋发图强,同时对下属鞭策激励,促使事业向前迈进。
换言之,领导者必须是具备道德的人,必须基于极其光明正大的目的、使命行动。可以说,这是集团对领导者的要求。
那么,一旦领导者缺乏道德,会出现什么状况?
领导者的道德低下将对组织产生莫大的影响,过去的先人们对此也多有阐述。譬如,11世纪,北宋诗人苏轼的父亲苏洵曾留下“夫国以一人兴,以一人亡”的诗句。对于领导者所需具备的资质,明代思想家吕新吾耗费30年岁月在晚年著就的巨作《呻吟语》可做参考。另外,吕新吾以为政之高下决于上位者之姿态,叩问领导者应有的资质。他还说“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”,认为身为领导者,最重要的是沉稳厚重的性格,时刻深入思考事物本质。反之,他说“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”,即头脑灵活,具备才智,口齿伶俐并非首要的,而是次之又次之的资质。当时,吕新吾生活的明代,边境不安、内政混乱。吕新吾对上官进谏,但上官却一笑置之,不予理会。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悟到,不论集团汇聚了多少优秀人才,假如领导者的资质不够,就无法调动集体的力量,优秀便会失去意义。
稻盛先生于2004年在中共中央党校的演讲中引用了吕新吾的话,并做了如下表述:
“我认为现在日本等多国出现的颓废现象,其原因正是各行各界启用了只拥有第三等资质的人做领导。为了构筑更美好的社会,必须选拔吕新吾所描述的、持有第一等资质的人,也就是由具备出色人格的人来担任领导者。”
基于优秀人格,即基于道德运营的组织,就像蓬马车队一样。只有不为私利私欲,具有崇高的目的,组织才得以成立。领导者身先士卒,具有使命感,表里如一,按照道德准则行动,整个组织的道德风气才能被改善,部下也愿意以这样的领导者为榜样,追随左右。
040大义与成功
大义和志向不同,志向包含了自己的个人目标。所谓大义,不是利己,而是在自身之外寻求重大意义。
《稻盛和夫的哲学》
利他精神能变“不可能”为“可能”
稻盛先生在接受重建日航的邀请之际,讲过之所以接手重建日航的三条大义。第一条是对日本经济的影响。稻盛先生认为,日航象征着持续衰退的日本经济。他担心,如果日航重建失败,不仅会对日本经济产生消极影响,还将使日本国民失掉自信。第二条是保住留在日航的员工们的工作。为了重建成功,日航在稻盛先生上任之前就实施了大规模裁员,而稻盛先生认为必须保住那些留下来的员工的饭碗。第三条是保障日本国民搭乘飞机的便利。日航破产,意味着日本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只剩一家,而竞争对手的消失将可能导致乘机费用上升,服务质量下降。正因为有这三条大义,稻盛先生投身于毫无经验的航空业,在一片“不可能”的质疑声中成功重建日航。正是这种从不利己的利他精神及为他人尽力的使命感,将“不可能”变成了“可能”。
041领导者和团队的关系
团队是反映领导者的一面镜子。
《提高心性拓展经营》
领导者的态度
稻盛先生用美国西部大开拓时代蓬马车队的故事,说明了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是“具备使命感”。他在这一条后又添加了四条——“明确描述并实现目标”“挑战新事物”“赢得信赖与尊敬”“怀有关爱之心”,从而提出了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。
第一个条件,“具备使命感”。就是拥有大义名分,“为了这个崇高目的而工作”。如果领导者不具备这样的使命感,就无法团结众人之力,并将它发挥到最大限度。可以说,这是一个组织运营者必备的条件。
第二个条件,“明确地描述并实现目标”。不管道路多么艰险,蓬马车队的队长永远也不会迷失目的地。就像蓬马车队队长一样,企业也要求团队领导者必须明确目标,不管有多大困难,都必须达成。设定全体组织成员认可的具体目标,发自内心地与全体组织成员共有。而其中,对目标拥有最强烈的热情,最不肯妥协、最努力地朝着目标奋进的,正是领导者本人。
第三个条件,“挑战新事物”。要持续保持像开拓未知之地的蓬马车队那样的先锋精神。也就是说,组织只有通过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,才能持续成长。
第四个条件,“赢得信赖与尊敬”。优秀的领导者是能赢得众人信赖与尊敬的人。蓬马车队队长必须率领车队,保证及分配食物和水,平息矛盾。为了组织和睦,领导者自身必须拥有出色的资质。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才干,如果无法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敬,就不适合成为领导者。
第五个条件,“怀有关爱之心”。领导者必须发挥强大的领导力,正因如此,他在本质上必须拥有一颗亲切的关爱之心。正因为有深厚的爱,所以他才可以做到时而严厉地训斥下属,时而却和他们一起欢欣鼓舞。可以说,只有将集体、组织放在第一位,懂得关爱的人才适合担任领导者。
领导者的行为、态度、作风无论好坏,都不会只影响他本人,而会在组织中扩散,甚至蔓延到整个组织。因此,作为领导者,真正重要的是人格和心性。
042大自然的意志
既然存在,就是构成宇宙的必要之物,或者说,是必然性的存在。
《稻盛和夫的哲学》
(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↑↑↑)
感谢大家的阅读,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,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!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小编为你持续推荐!
配资公司排行,郑州配资网,哪个平台买股票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